
SERVICE PHONE
15163506172发布时间:2024-01-28 12:57:49 点击量:
袁先生的饭局很大一阵秋雨一阵凉。最近天气凉快了,秋高气爽,心情愉悦。估计大家把之前因为酷暑耽搁的一些饭局,都重新排上了日程。
说到饭局,文脉君想到袁枚。袁枚是清代的大文人,也是美食家。乾隆年间,袁枚定居在南京的随园,也就是如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这个地方。在随园,袁枚过着随顺美好的日子。
他喜欢吃,自己家请了一等一的厨子来做菜,还经常去朋友家里吃,一边吃一边取做菜经。他整理了一本食谱,叫《随园食单》。直到今天,这本书仍旧是我们美食界、文化界,甚至出版界的“宝书”。谁用谁知道,谁用谁喜欢。
今天就从《随园食单》里找几道菜介绍给大家。这几道菜,每一道后面都有精彩的故事,每一道都有当时的社会名流和文咖加持。
鳗鱼用酒、水煨烂,加甜酱代秋油,入锅收汤煨干,加茴香大料起锅。有三病宜戒者:一皮有皱纹,皮便不酥;一肉散碗中,箸夹不起;一早下盐 豉,入口不化。扬州朱分司家制之最精。大抵红煨者,以干为贵,使卤味收入鳗肉中。
袁枚认为,红煨鳗这道菜,以扬州朱分司家中所制作的最好。朱分司其人,名孝纯,字子颖,号思堂、海愚,东海(今山东郯城西)人,隶奉天汉军正红旗。朱孝纯的相貌很有特点,他的须髯像古代的兵器戟那样,分成左右两支,弯弯翘起。当时的人们都称呼他“戟髯”。
朱孝纯在乾隆壬午(1762)年间得中举人,以后曾任四川叙永知县、山东泰安知府,再后来官至两淮盐运使。“朱分司”之得名,就是在他的盐官任上。两淮盐运使官秩不算高,为从三品,但其职责十分重大。盐业是清代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,当时的两淮又是盐业最为发达的地区,国家收入仰赖两淮。
两淮盐运使官驻扬州,朱孝纯做盐官后,长居扬州,晚年也定居在扬州。他创建梅花书院,扶植当地文教。他本人师从桐城派大家刘大櫆,诗文兼擅。朱孝纯的父亲名叫朱伦瀚,是康熙五十一年(1712)的武进士,善骑射,善以指作画。朱孝纯颇得父亲真传,兼工画,以山水最为有名,尤擅孤松怪石。
杨明府作肉圆,大如茶杯,细腻绝伦。汤尤鲜洁,入口如酥。大概去筋去节,斩之极细,肥瘦各半, 用纤合匀。
明府,是清代对知县的雅称。杨明府其人,名国霖,字兰坡,河北固安人。他是监生出身,曾任广东英德、高要(今广东肇庆)知县,广州府通判。乾隆四十九年(1784),袁枚出游岭南,与他有过一段密切的交往。
高要令杨国霖兰坡,作吏三十年,两膺卓荐,傲兀不羁,与余相见端江,束脩之馈,无日不至。闻余游罗浮归,乞假到鼎湖延候,以诗来迎云:“山麓峰峦秀色殊,如何海内姓名无?全凭大雅如椽笔,为我湖山补道书。”道书:海内洞天二十四,福地三十六,鼎湖不与焉。“杖履闲从天上来,教人喜极反成猜。飞骑为报湖山桂,不到山门不许开。”
当袁枚辞别岭南,要回江浙一带时,杨国霖十分不舍。长亭短亭地送别,直到十里外。他还特意为袁枚口占一首夸张的送别诗:
用嫩片切粉碎,加香蕈屑、蘑菇屑、松子仁屑、瓜子仁屑、鸡屑、火腿屑。同入浓鸡汁中,炒滚起锅。用腐脑亦可。用瓢不用箸。孟亭太守云:“此圣祖赐徐健庵尚书方也。尚书取方时,御膳房费一千两。”太守之祖楼村先生为尚书门生,故得之。
王太守其人,名箴舆,清江苏宝应人,字敬倚,号孟亭。王箴舆的祖父是康熙癸未年状元王式丹。王箴舆本人则是康熙五十一年(1712)壬辰科进士,后为河南渑池县知县,雍正四年(1726)在旧察院建韶山书院,后升卫辉府知府。
王箴舆家的这道八宝豆腐颇有来头。是当年康熙皇帝赐给刑部尚书徐健庵的。徐健庵是昆山人,他的舅舅即有名的抗清志士顾炎武。虽是一家人,但顾炎武颇有大局观,并不反对外甥做清朝的官员。徐健庵得到这道菜的食谱之后,传给了自己的学生王式丹。王箴舆则从祖父王式丹那里得传这道佳肴的做法。
王箴舆曾知卫辉府,“太守”之称即因此。太守是汉代的官职,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。至隋初存州废郡,以州刺史代太守。但古人有追慕前朝的习惯,自唐至明,往往以“太守”雅称知府一级的官员。
宝应王孟亭太守,为楼村先生之孙雷竞技RAYBET官网。丁卯,见访江宁。携胡床坐门外,俟主人请见乃已,遂相得甚欢。聘修江宁志书,朝夕过从。尝言楼村先生教人作诗,以“三山”为师:一香山、一义山、一遗山也。有从子嵩高,字少林,少年倜傥,论诗不服乃伯,而服随园。《大梁怀古》云:“摇落偏惊旅客魂,秋风回首眺中原。三花树色开神岳,万里河声下孟门。形胜郁盘终古在,英雄慷慨几人存?信陵策士俱黄土,独有侯生解报恩。”
两人的这段交往,颇有六朝风气。袁枚讲到,王箴舆的祖父教人作诗,要以“三山”为师。香山,指白居易;义山,指李商隐。遗山,指元好问。不过,袁枚对王箴舆的诗才似乎不大服气,据他说,王箴舆的侄子“论诗不服乃伯,而服随园”。随园,正是指袁枚自己。
瓢儿菜,又叫乌塌菜,塌棵菜,乌菜,因颜色泛墨绿、伏地生长而得名。在江淮一带,进入深秋季节,乌塌菜大量上市,霜雪过后汁多味甜,是冬季饭桌上的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