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SERVICE PHONE
15163506172发布时间:2024-01-27 04:09:40 点击量:
从军到警他们永葆本色矢志奋斗“八一”建军节前夕,广州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展广州市政法系统退役军人“从军到警,牢记使命”主题采访活动。来自政法队伍的4名退役军人,向记者畅谈从军到警角色转变的心路历程。
“在20多岁研究生毕业的时候,我携笔从戎,逐梦军营,应征入伍,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。16年的军营历练,厚植了我的对党忠诚、爱国情怀;涵养了我的为民初心、责任担当;锻造了我的坚毅品格、优良作风。”这是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王树茂时他对16年军旅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2009年7月,王树茂从部队正团职位置上转业到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。脱下军装绿,换上检察蓝,换一身容易,可角色转换并没那么容易。为了在短时间内从军官转变为检察官,他坚持向书本学习,向实践学习,向专家学者学习,向人民群众学习,继续发扬军人本色,啃司法办案“硬骨头”,闯检察改革“深水区”,屡办大要案,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、三等功1次,2019年被授予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荣誉称号,2021年荣登广东检察先锋模范榜。
2014年,王树茂牵头办理了一起特大走私牛皮案,案值高达40多亿元,卷宗材料多达2200册,装满了整整一大卡车。他带领专案组提前介入,在办案点一呆两个多月。坚持证据裁判原则,严格审查过滤,先后走访了国际商务专家、国际商贸专家等相关专家学者。在得到各行业专家指点的同时,反复与侦查机关协商、核实偷逃应缴税额,补充完善报关单证,剔除证据不足的事实,将偷逃税额从4.5亿减为2.3亿元。确保起诉的犯罪事实清楚,证据确实、充分,确保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。
“每办理一宗案件,在认真梳理案件原因的同时,总要探寻法律条文背后的法理,继而提出独立的思考意见。或许是军人的果敢、执着,或许是检察官追求正义、不畏艰辛的优良品质,致使我养成了遇事多问的思维习惯。”王树茂深有体会地说。
“别看我外表感觉挺好的一个人,其实就是个半残。”广州市委政法委维稳部门四级调研员敬瑞一脸淡然地向记者说道,现在的自己不能跑步,不能打球,不能跳跃,一切和腿有关的剧烈运动都没法去做,否则腿会废掉。
曾经,身着一身橄榄绿立志在军营建功立业的敬瑞,连续五次荣获世界军人锦标赛跆拳道女子冠军、集体六连冠,一次又一次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,为国争光。而这些光鲜荣耀的背后雷竞技RAYBET,饱含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。因为满身伤病,敬瑞离开了曾经为之奋斗拼搏的战场,褪去军装,成为一名普通政法干警。
身高1.84米的敬瑞,1982年出生在河南省新郑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。“在我小的时候,个头就比同龄孩子要高一些,学校有什么体育比赛尤其是篮球比赛总少不了我。”敬瑞回忆道,后来自己能成为一名跆拳道运动员,有赖一通114查询电线年夏天,敬瑞还在上初中,她的体育老师偶然在报纸上看到郑州体校招募跆拳道运动员的报道,老师为此建议敬瑞去试试,“但是,当时我们不知道体校的电线电话查询才得到了联系方式”。就这样,敬瑞顺利来到了郑州体校,开始了她的跆拳道运动生涯。
1998年3月,解放军跆拳道队教练到郑州体校选拔,16岁的敬瑞被特招入伍。进入部队,这只是一个开始,要想留在部队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,就必须干出一番成绩来。在2001年-2005年,敬瑞连续五次荣获世界军人锦标赛跆拳道女子冠军、集体六连冠,先后荣立二等功五次、三等功两次,被授予上校军衔。
“只有在平时训练中付出百倍努力,才可能在比赛中获取胜利。”直到今天,敬瑞仍清楚记得,自己最后一次参加世界军人锦标赛的情景。当时,她被安排在最后一天参赛,这意味着她的个人发挥将很可能决定团体冠军的归属,“扑面而来的压力让我寝食难安,我告诉自己必须拿下这场比赛!”然而,由于赛前训练量过大,加上休息时间较少,敬瑞的膝关节不幸受伤。决赛中,敬瑞多次因为膝盖支撑力度不够而摔倒,但是凭着誓死不放弃的劲头,她一次次站起来继续战斗,也许正是中人这种不放弃、不服输的精神震慑了对手,敬瑞最终带伤逆转创造奇迹,中国队获得了冠军,实现了集体六连冠。
比赛结束后,敬瑞接受检查才得知,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,随后去做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,但手术的效果并不理想。迫于伤病和年龄的无奈,敬瑞选择了结束运动员生涯,转为教练员,后来因队伍撤编又成了格斗教员。然而,在一次实战教学中,伴随“咔”一声,她又一次重重地摔倒在训练场上,被诊断为右腿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。“面对伤病,虽然我很想再坚持,但理性的声音告诉我,已经不可能了。”敬瑞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,选择退役回归地方重新开始。2020年12月,敬瑞从部队转业后,来到广州市委政法委工作。
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政法干警?面对记者的提问,敬瑞坦言:“我从小就是个爱打抱不平的‘女汉子’,崇尚公平正义,军队和政法事业都是神圣的,代表正义的。”虽然身份变了,但立志保家卫国、守护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没有变。
“军人,是我的梦想,离开军队,我真是依依不舍;转业,是组织安排,我是一个兵,是一名党员,是一块砖,组织需要就往哪里搬。”记者面前这位身材高大魁梧,声如洪钟的汉子,被同事们誉为最棒的队长和最优秀的拳术教官,他就是广州市潭岗强制隔离戒毒所警戒护卫大队党支部、四级高级警长占伟光。
“每个人孩童时代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梦,我的英雄梦就是能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。”占伟光对记者说,1987年的11月,他的梦想终于实现,成为广西边境友谊关下的原广州军区边防某师一名光荣的侦察兵。
1989年初,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,占伟光被选调参与原广州军区第一支特种兵部队——某特种作战大队的组建工作。1990年,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党,并成为被称为“南国利剑”的原广州军区某特种作战大队的一员。1990年底,广州市司法局持续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,率先在特种部队中招聘优秀士兵,充实、提升司法行政力量。占伟光经过组织严格挑选,脱下军装穿上警服,加入广州司法行政队伍这个大家庭,成了一名司法行政。从此,他成为广州市司法局新警培训的一名教员。
1996年夏,占伟光被调到广州市潭岗所(现广州市潭岗强制隔离戒毒所),受命组建一支警戒护卫大队。他结合工作安排和学员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。最终,他们娴熟掌握了队列的基本要领,还有擒敌拳、单双杠、射击、武装越野等各项技能,以优异的成绩助力潭岗所获得全国首批文明所称号。1998年,他率领潭岗所警戒护卫大队再接再厉,代表广东省在全国首届护卫技能武中,获得中南赛区团体冠军。
据了解,广州市潭岗强制隔离戒毒所年均新收治戒毒人员2200余人,外调分流戒毒人员1500人,占伟光带领警戒护卫大队有效确保了收治调遣工作的有序开展和“零事故”。
占伟光表示,讲奉献、能吃苦是军人本色;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是党人的永恒追求。他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信念和过硬作风,在平凡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。先后荣获广州市司法局“三等功”、广东省司法厅“二等功”,司法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“三等功”。
15年前,已近不惑之年的林刚军脱下穿了20年的军装,庄重地换上警服,由部队一名副团职军官转业到广州市公安局交通支队工作,从最基础的站岗巡逻做起,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广州市公安局交通支队越秀大队副大队长。
“我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,看到群众不安全,心里总不是滋味。老百姓的难事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!”林刚军介绍,他在白云一大队太和中队担任中队长的时候,其管辖的广从路大钟路口有个菜市场,每天深夜到次日早晨是交易时间。由于场地有限,菜农经常将菜摆到马路上交易,而深夜路过的大货车多,安全隐患极大。他发现情况后主动向镇领导报告,并带队开展联合整治,但效果并不明显。为彻底解决问题,林刚军带队晚上蹲守观察,白天走访村委,一个改造方案在头脑中逐渐形成。他先后四次找到分管的镇领导协调,镇党委会最终同意了他的建议,在广从路边新建了一个菜市场。看到菜农交易和群众出行安全两不误,林刚军的心才踏实下来。
林刚军从警生涯经历比较丰富,先后经历了抗击冰雪灾害、亚运安保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,他和战友们靠着过硬作风、精心谋划,完成各项工作任务。
从警15年,林刚军先后获个人二等功2次、个人三等功3次、个人嘉奖7次,获全省“五好交通”、全市“人民满意政法干警(十佳交通)”等荣誉称号30余次。“这都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荣誉,我倍加珍惜。我将以更大的热情、更有力的行动,为群众办实事、护平安,让帽上的警徽更加闪亮。”林刚军说。